凤林祠,古田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夏庄村子。始建于唐天祐元年(904年),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改建。现有修建物为清代所建,全部修建占地1700平方米,木构,座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等。正殿为单檐硬山顶,斗拱和藻井均有彩绘,祠内尚存宋、元古碑石两块,一为宋绍定四年(1231年)立的“李氏祠堂记”碑刻,一为元代至治元年(1321年)立的“李氏重修祠堂记”碑刻。祠前旷野中有3丈多长的宋代石槽。后殿立李诲及夫人彩塑,阁下神龛供奉历代李氏列祖灵牌。两庑设“像贤”、“名宦”、“褒功”、“节孝”四堂。凤林祠是一座纪念闽东李氏开基祖李诲的李氏宗祠,是闽东地区李氏总祠。
看完蓝田书院,寻访县保余褐墓未果。当天安排寻访点较多,为确保后续点的寻访光阴,对付备选的两处县保林朝聘墓和凤林祠正在踌躇去不去。协助带路寻访余褐墓的这位李姓村子夷易近建议去看一看凤林祠,祠是其祖祠,祠规模大年夜且历史也较悠久。于是驱车前往寻访。凤林祠就位于夏庄村子一座山麓下,在村子中稍一问路。驱车七八分钟就抵达了水泥路尽头的凤林祠。
▼门联“爼豆千秋垂庙貌,簪缨万世仰宗风”乃夷易近国福建省省长兼督军李厚基撰书……
▼元代至治元年(1321年)立的“李氏重修祠堂记”碑……
▼宋绍定四年(1231年)立的“李氏祠堂记”碑刻……
关于李诲:
李诲(生卒年不详),唐代状元,曾任福建察看使。系唐高祖李渊叔父李亮(郑孝王)七世孙,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状元及第。据《三山志》载,于唐广明元年(880年)受封福建察看使,至唐末,朝纲不振,社会动乱。黄巢叛逆,不久叛逆军打入福建,李诲改名李邦,避乱居古田的杉洋。诲公夫人薛氏、杨氏共生8个儿子:即棱、庄、涓、泛、遏、馨、浑、改。裔孙传衍闽东及福州诸地,子孙传衍闹热。李诲成为闽东李氏鼻祖,杉洋也成为闽东李氏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