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降水是生态系统功能改变的驱动因素之一,对荒漠生态系统影响显著。已有研究表明,中亚干旱区增温幅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使得该地区极端降水出现的频次增加。短命植物层片作为中亚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组分,决定着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年际变化。极端降水影响短命植物层片结构和生产力尚不清晰。沙垄作为沙漠的基本地形单元,其不同部位常伴随土壤质地、地表温度和土壤养分等差异,这些差异与极端降水的协同效应仍不明确。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中亚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元明团队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垄四个不同坡位(西坡底、西坡中、东坡中、东坡底),设立极端降水控制实验,以短命植物层片为研究对象,解析极端降水对其层片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探讨坡位因素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