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宏平、博士谭伟与香港大学等合作,通过对含稀土的黏土矿物和典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剖面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的系统研究,确定了能够有效指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体风化程度、稀土含量以及原岩性质的光谱参数,为快速探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新方法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发现,离子吸附态的Nd3+、Dy3+、Ho3+、Er3+和Tm3+在730-870、805、641、652和684nm波段出现特征峰,且稀土元素Nd在740nm、800nm等波段吸收强度的二阶导数与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风化壳稀土品位的有效光谱参数;光谱曲线中1396nm、1910nm波段强度及其比值(M1396_2nd/M1910_2nd)与化学蚀变指数(CIA)明显相关,是野外圈定风化壳内稀土矿体位置的有效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