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台湾鹿林天文台TAOS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奇台观测站安装完成,主要开展恒星磁活动行为观测研究等工作。运行以来,海峡两岸科研人员加强该研究领域合作对话。
2020年4月23日至29日,台湾“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陈文屏与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研究员刘进忠等合作,利用TAOS中50厘米望远镜和南山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对一颗近邻太阳的M型红矮星Wolf359磁活动特征的光学耀发现象开展观测研究,总计探测到10余次光学耀发事件。
恒星磁活动行为在晚型恒星中普遍存在,恒星表面的耀发现象就是磁重联机制的一种体现形式。Wolf359是一颗距离太阳第五近的光谱型为M6.5的红矮星,此目标在X射线、射电等多个波段都存在耀发现象,探索光学耀发现象是加深理解此类恒星磁活动行为的主要手段。
耀发事件由两台望远镜联合观测,设备之间距离约300公里,总计获得27小时的有效观测数据,观测到13次能量大于1029erg的耀发事件,包括一次能量高达1031erg“超级耀发”事件。因取样不同,研究推导出耀发时的轮廓曲线发现,耀发强度超过了单一望远镜的估计结果。尽管目前研究工作还不能证明这次“超级耀发”是否与其绕行的行星有关,但也为研究恒星磁活动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杂志》(Astronomical Journal)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