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地质图系统表达了月壳表面地层、构造、岩性和年代学等方面的综合地质信息,反映了月球岩浆作用、撞击事件、火山活动等演化过程。已有的月球地质图主要由美国地调局(USGS)基于阿波罗时代的探月成果编制而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取得了丰富成果,拓展了对于月球的认识,而月球地质图编制滞后。2012年前后,经过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探测与研究积累,我国逐渐具备了开展月球全月地质图编研的条件和基础。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和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忠的带领下,地化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以中国嫦娥工程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上其他月球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通过对月表“地层”、形貌、成分、构造和地质时代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月球地质年表,建立了撞击坑物质、撞击盆地建造、岩石类型和构造类型的划分体系,制定了月球地质图编制的标准、流程、方法和图式图例,应用GIS平台,完成了世界第一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5月30日,该月球地质图成果在线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