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福安市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市教育局六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各校(园)教育信息化中心主任、教育局相关股室及进修校信息中心人员等近70人参加了会议。市局分管领导薛少恭到会并作讲话。
会议回顾总结了2016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夯实三通两平基础。2016年全市新增计算机517台,教室多媒体(班班通)362套,在线互动课堂教学5套;校园宽带提速,按照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2M,城镇学校班均带宽不小于4M的要求,全市各校统一升级到位。
二、普及现代技术应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2015-2016年度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市共有1077名教师参与活动,共晒课694节,其中,84节“县优”课,72节“市优”课, 58节课荣获省级“优课”、30节课荣获部级“优课”的荣誉称号。其中30节被评部级“优课”,在全省名列前茅。下白石中心小学的教学点教育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3节品生课例入全国优秀案例课,并在全省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会上观摩展示。
三、融合创新不断涌现,应用模式逐步扩展。罗江中心小学致力于漫画特色教育,漫画艺术已渗透课堂教学,成为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智慧艺术。随着STEAM教育的兴起,55位学生,依托优芽网“小小动漫家”系列课程,学校将在传统漫画的基础上,开拓线上动漫创作,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电脑制作创新等实践活动,2016年4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合作,在逸夫小学、实小阳泉2所校区启动3D打印信息技术进课堂,开展创客教育。逸夫小学首次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的一年一度的3D创意大赛。在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届“创世纪杯”3D创意大赛上,该校六(5)班郑智斤同学的3D作品《休闲凉亭》被评为“最佳创意奖”。 上学期有很多同学参加中国科技大学(福建赛区)第一届3D作品比赛,其中有10名同学获得佳绩: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7人。下白石中心小学开展一校带多点(一对二)授课模式实验及福安三中开展“365翻转课堂”(一对一)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化,下白石中心小学陈连章校长荣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授予的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优秀个人奖。
四、信息技术全面培训,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升。各校在教育局统筹指导下,积极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全市6583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参与率为99.8%,为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普遍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网络学习空间应用逐步普及并深入。各地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和应用,师生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已突破6000个,实现人人有空间。2017年福安市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培训及优质课比赛,市、校级举办培训会96场,4600多人参加培训,140多人参与赛课。提升民族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在康厝中心小学召开全市民族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8所民族学校深入进行交流。有效地推动民族学校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五、组织到位措施有力,各类参赛成绩斐然。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优秀案例交流出版专刊,福安市区域典型案例、下白石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项目案例推选上报,并将收篇出版。宁德市第四届“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评选活动,我市共有41人获奖,其中整合课例类7人,微课类11人,论文类12人,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课例11人,获奖比例占宁德全市30%,并获宁德市优秀组织奖。“三优联评”省级评选活动7人获奖。 “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全市共有20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9个。获奖成绩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农村学校下白石中心小学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在全国农村中心小学中是获奖最多最好的学校。我市实验幼儿刘云清老师应邀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赛课,荣获一等奖。
六、肯定成绩查找不足,不断提升全体水平。各校之间推进不均衡,农村学校仍然薄弱;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网络平台应用有待进一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常态应用评价与管理的制度有待健全。
会上,部署了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重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深化普及全市新媒体新技术课堂教学应用,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典型示范推广力度,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
1、更新及新增计算机配备,提高计算机与师生比率,满足一师一机的办公要求和一生一机的教学需求,建设中小校录播教室及平板电脑教学教学试点班。
2、开展全市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活动,100%以上的教师和10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实名空间,逐步实现“人人有空间、空间有特色”。开展“人人通”专项培训和“优秀空间”展示。
3、开展网络平台教育教学应用的培训与研讨,提升管理平台建设管理水平。如,“教学助手”、“智慧教学”、“校内外”“学乐云”、"101教育PPT"等平台。
4、开展好五组专递课堂在线同步互动教学工作,探索中心校与教学点、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盟重建两种互动教学模式,提升农村课堂教学质量。
5、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新增500名中小学教师参与、评选年度“优课”,力求更多推优课被评为“部优”课并纳入国家教育资源库教学资源。
6、组织参加中央电教馆举办的“2017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组织参加“三优联评”活动,力争推荐选手参加全国现场赛课。
7、组织开展第四届中小学教学点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优质课比赛,推举选手参加宁德市级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优质课比赛。
8、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9、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教育信息化论文、案例等征集评选活动。
10、加强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应用工作,打造教育化特色学校。
11、加强网络、网站管理,做好学校信息安全保护工作。
最后,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陈泽法主任作“101教育PPT”平台应用培训,对101教育PPT产品特点、下载安装、注册使用、资源应用等作了讲解,与会人员对101教育PPT通过手机移动式操控PC、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屏幕,并能现场拍照上传及互动功能产生浓厚兴趣。
会议要求, 教育信息工作要再抓实:一要在面上拓展,质上提升上谋发展;二要在资源整合,精准发力上求突破;三、要在创建特色,补足短板上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