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另一个世界
福安市德艺学校 缪霞
13年的教学生涯,弹指一挥间。我常常追问自己:用13年换取了什么?渐长了年岁,消弭了信念,疲累了身心……如果说还有一些聊以自慰的,那就是阅读,从不放弃的持续阅读。
对我来说,阅读是需要,更确切的说是“救赎”: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拨开教育思想的迷雾;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在繁、忙、累、杂的泥潭里摆脱困境;是《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这一类的教学书籍让我的课堂变得清简,高效;木心、叶嘉莹、王开岭、马尔克斯、卡尔维诺、叔本华、尼采……为教学、为生活、更多是因为渴望、因为好奇。我在不断地阅读、追问、再阅读的反复轮回中,心灵变得轻盈,羽翼逐渐丰满,打开了另一个远比现实更为让人流连、更为丰富饱满,更为意趣盎然的世界。
这个世界就沉睡在字里行间,营建在由白纸黑字堆砌的书页里,她慷慨向你我敞开,也包括咿呀学语的孩童。
“听”出另一个世界
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认为:这个阅读世界的开启,是“靠耳朵”的听开始。长期执教低年级,我引领着孩子从“听绘本”开始,《小阿力的大学校》、《逃家小兔》、《爱心树》、《大熊有个小麻烦》、《妈妈心妈妈树》、《恐龙的故事》……在一年级刚入学孩子的心灵播种信任,感受亲情,保持好奇,一步一步引领着孩子循着“听”这条弥散神秘力量的路径走进阅读的国度。
“说”出我的世界
台湾的方素珍说:“读到一本好书或听见一个好故事,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住进孩子的心里。”长期的听、读图画书会让我们看到孩子是自然的,是活泼生动的,更是具备无限可能的。
俊杰,是刚入校的一年级寄宿生,耍脾气,哭闹,打架,逃课,样样“精通”,令所有老师谈“杰”色变。然而,吸引他的却是每周一节的图画书课,40分钟一堂课他总能完完整整听下来,“图画书讲述比赛”他居然认真准备了庆子绘本系列的《狼大叔的红焖鸡》。从看着他正正经经的走上讲台开始,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居然精心准备了,他竟然还那样的努力,那样的认真。太多的意外、太多的不可思议、太多的感慨……直到今天那一幕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照亮了孩子,也点亮了我的教育情怀。
由听到说,那是孩子在表达他们内心营造的那个世界。因为阅读的介入,喜欢表达、乐于沟通、与人分享这些美好的基因一一渗入,陪着孩子悄然地拔节生长。
“心”向往着远方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反映在俊杰身上的读书效应很快就影响到了他身边的每个孩子,波及许多家长和家庭。为此我抓住契机,在班级里开展传递书香的系列课外阅读活动。图书漂流、图书跳蚤市场、纸上微博、班级阅读日记……尽量为孩子的海量阅读提供书籍,寻找展示舞台。
两年过去,这样阅读累积的效果,开展在我目前的三年级课堂上出现效应:回答问题的孩子多了,妙语连珠的表达多了,他们笔下新鲜的词汇也多了,孩子们开始变得善于表达,喜欢写话了,敢于动笔写作投稿了。在学校的各项作文比赛中频频获奖,在全国“正能量”比赛中孩子们获一二等奖,在海西杯比赛中我班陈格非作文《最美的礼物》获一等奖,并刊登于《快乐语文》。
把书带进教室,让我们用书润泽每个孩子的心田。“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借由阅读让我们的周边感染诗意,让我们的孩子向往远方,让他们打开另一个斑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