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德阳消息(记者 古蓉媛)川剧是中国闻名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说到川剧不得不提的就是清乾嘉年间的全才大年夜学士、文坛泰斗李调元,他对川剧的成长起侧紧张的感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3月31日,文艺骨干、文化专干和罗江县川剧协会成员汇聚一堂,首堂《文化大年夜教室》戏剧课正式开讲。
文化大年夜教室引发罗江戏曲潜力
“人们对文化的谜底各色各类,大年夜相径庭,单以小可疏浅之才学而解,那也是决然毅然难服世人之心,于是,在这里我想拱手而问诸君,文化是什么?什么又是文化?” 当天上午,罗江县2017年“文化大年夜教室”——“戏曲罗江”在县广播电视台演播厅正式开讲。
“刚才的戏曲互动激起了我对戏曲文化的兴趣,本日既看了川剧表演,又劳绩了川剧文化常识,这一趟的确不虚此行!”万安镇文艺喜欢者刘伟对着舞台竖起了大年夜拇指。舞台下,不雅众们沉醉于川剧表演傍边,时时随着节奏吠影吠声,这场别具特色的文化大年夜教室拉近了通俗老庶夷易近与戏曲的间隔。
百余名戏曲喜欢者们齐聚一堂,演播厅内座无虚席。“没想到罗江的戏曲喜欢者这么多,能给予戏曲一个这样隆重的舞台,我很谢谢罗江,我们的团队为本日的表演做好了充分筹备!”带队的盛唐大作化艺术研习院认真人唐关东对罗江有着特殊的情怀,李调元的川剧艺术是他经久以来的钻研内容,2016年贵妃枣传统文化活动的策划、新盛镇小学川剧进讲堂活动就出自于他的手笔,“我们本日在这里向不雅众遍及戏曲常识,传播戏曲文化,展现戏曲艺术魅力,经由过程这个舞台更让我们结交了一大年夜批‘文人’、‘戏友’。”
笔墨宝地见证罗江文化传承
罗江历史文化名人清代全才大年夜学士李调元,不只有富厚的戏曲理论,他还把元人杂剧、明清的一批传奇剧本移植、改编成川剧,搬上舞台。他醉心乡土文化、倡导川剧艺术并身段力行,去官归乡后他常常“自敲檀板课歌童”,带着梨园到成都、绵阳等地表演,对川剧的供献获得川人的尊敬和肯定。
罗江县在传承传统川剧文化的根基上,根据川剧的成长和期间必要,在经久实践和传承活动中,博采众长。谈到罗江戏曲文化的成长,活动策划者之一县文广局文艺股股长李刚奉告记者,以调元文化为代表的川剧艺术是罗江文化的紧张组成部分,表现着罗江人热爱戏曲、传承经典的执着与逝世守,是罗江的紧张文化符号与标识。
“我们肩负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张任务,坚持‘文以载道’,增强责随意率性识,赓续前进文化自觉。坚持‘以文化人’,增强导向意识,牢靠树立夷易近本情怀。”罗江县文广局副局长蒋寿军先容,颠末反复论证文广局抉择将2017年确定为文化活动之‘戏曲年’,经由过程进一步遍及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大年夜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推进罗江文化奇迹再上新台阶。
据悉, “文化罗江戏曲年”是罗江县继2016年“潺亭之夏”主题活动后,推出的又一新颖主题活动,这次活动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旨在经由过程专家主媾和戏曲演出穿插进行的形式,向不雅众遍及戏曲常识,传播戏曲文化,展现戏曲艺术魅力。活动停止后,91岁的罗江县川剧协会会长唐久成对记者说:“罗江的老庶夷易近热爱戏曲,更热爱川剧,我们始终肩负着传承罗江川剧文化的任务,有了政府的注重,我信托罗江文化戏曲奇迹将会再登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