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潭镇位于福安市西南部,北接康厝、坂中,南连罗江、甘棠,东邻溪柄、赛岐,西与蕉城区赤溪镇、周宁县玛坑乡为界,镇北45.7平方公里被列入溪北洋新城区组团。省道小浦线穿境而过,镇区所在地距宁武高速公路赛岐互通口11公里,距白云山互通口15公里,沈海复线溪潭互通口已动工建设,交通极为便捷。溪潭镇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万亩,山地面积17.38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1.98万亩,园地面积1.29万亩。全镇下辖34个行政村,1个社区,12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4.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畲族人口5000多人。镇区境内穆阳溪自仙石村经双峰、廉村、溪填、廉明、洪口、上湾、沙岩村流入罗江,全长约8000多米;另一支流,磻溪流域全长23公里,上接周宁自周华至镇区汇入穆阳溪,流域内拥有面积1509公顷的省级刺桫椤自然保护区瓜溪,系我省唯一以保护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桫椤及其生境为主的保护区,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8.2%,分布有南方红豆杉、刺桫椤、金毛狗等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2015年全镇财政总收入9059.48万元,同比增长45.4%;税收收入3429万元,同比增长128.5%,其中地税收入3202万元,国税收入22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5.78亿元,规上工业产值10.14亿元,同比下降25%;固定资产投资16.65亿元,同比增长38.6%;农民人均纯收入15582元,增幅11.8%。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持续推进新区建设。溪北洋现为福安市城市规划中心城区,是“一市三区六组团”的核心组团,是福安城市“西拓南展”的主阵地。新区规划区面积约45.7平方公里,涵盖13个建制村54个自然村,规划人口12.1万,建设用地12.6平方公里。新区规划以居住生活、教育科研和大型公建为主,打造功能完备、服务多元、商贸发达、高新产业聚集、人文生态彰显、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花园式城市新区。工业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000亩,园区一期入驻36家企业,现已实现28家企业动工建设,其中19家企业已封顶、4家企业实现投产。公建项目有福安一中新校区占地面积324亩,总投资51756万元,预计2017年投入使用。奥体中心总用地349.5亩,一期用地100多亩。将作为2018年宁德市承办第十六届福建省运动会的比赛场馆之一,届时将承担省运会的篮球、乒乓球等部分比赛任务。闽东医院新院区、闽东卫校新校区、大成电机、老年人公寓等重点项目的征地赔苗工作在有序推进。629亩商住项目和7条路网总投资达15亿元,由中建海峡基团按照EPC项目的模式进行承建。目前基础设施均在建设和推进中。
全面发展特色农业。溪潭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历为福安城关的菜篮子基地,特别是水稻、马铃薯、脐橙、茶叶、生姜、麻鸭、生猪等农经作物种养规模较大,粮播面积2.8万亩;马铃薯3000亩;茶叶11000亩;脐橙3000亩;生姜3000亩;油茶种植1200亩,水蜜桃600亩,甜蔗300亩。年出栏肉猪3万余头;年出栏肉鸭30多万羽。注册“岳秀脐橙”牌商标,以“岳秀脐橙”为中心,多元发展果园基地,打造包括脐橙、红心蜜柚、桔柚、“富贵红”柑橘、血橙等的万亩果业基地。现今万亩柑橘园规模化生产成效初显,经济产值达到一个亿。山地农业开发和林下经济发展取得新发展,小种花生、葡萄、黑李、东魁杨梅、红心蜜柚、紫心火龙果、红巴乐等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努力打造美丽乡村。溪潭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故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廉村。此外,还有廉溪水上长廊,灵谷草堂,磻溪古民居及易文化,芹洋刺绣,兰田畲药园,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亟待开发。通过以岳秀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完成了以磻溪为中心轴,东起溪填村,西至华岩村,全长约23Km的景观带建设规划。溪潭是闽东老区的发源地,是老一辈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马立峰、郑宗玉、詹如柏等活动的重要根据地,这些革命先烈先后组织过著名的“马山会议”、“兰田暴动”打响闽东武装革命第一枪,创立了“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溪潭人民为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磻溪、院前、瓜溪、马山、濑洋5个行政村被评为老区基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