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酱油 一勺醋
一勺糖再加点盐
盐别加太多 怕太咸
蒜头再切五六粒
你爱好辣就辣加点
味精和葱也加一点
排骨拿去炸 炸到望见骨头
我做的时刻没加地瓜粉
奶奶教我煮醉排骨
从小爱吃的醉排骨
和馆子里做的不一样
分外喷鼻也分外咸
外貌都没有醉排骨
有的器械你要学来自己做
年轻人要相识照应自己 我们才会宁神
一勺酱油 一勺醋
一勺糖再加点盐
盐别加太多 会太咸
蒜头再切五六粒
我爱好辣就加点辣
味精和葱也加一点
排骨拿去炸 炸到望见骨头
我会加点地瓜粉和芝麻
奶奶教我煮的醉排骨
从小爱吃的醉排骨
和馆子里做的不一样
分外喷鼻也分外咸
外貌可贵吃到醉排骨
日常平凡忙着忙着也没感到
便是有时想到的时刻会分外馋
想要尝这个味道
从小到大年夜太多事要学
一天到晚太多器械要做
不是什么工作都有人教你
都有人协助
人生是否也和做菜一样
要一边学来一边做
有点酸 有点咸 也有点甜
才是最好的味道
阿婆的醉排骨
奶奶做的菜着实没有那么好吃
不知道是从小的习气照样年编大年夜了味觉退化,奶奶做的菜,都邑咸一点。而每次在饭桌上我们提出意见,奶奶都邑说:“这个盐没有搅拌平均,拌一拌就好了。”或者说:“这个汤太咸那再倒点开水。”又或者直接疏忽:“食去食去,莫讲莫讲。”
不仅放盐,奶奶很多多少事都爱过犹不及。
比如总怕我们吃不饱,十年如一日的多煮一碗饭,也还说不得:“我量米从来都是刚刚好!”
不管荤素,做菜总放很多油,肉也经常切大年夜块,放很多,煮一餐时常要好几天才吃得完。同样振振有词:“没肉不可!”
小时刻膳食不如现在,有时吃到红烧肉,感觉很喷鼻。奶奶看在心里,于是有一段光阴三天两头总做红烧肉,不停吃到我后怕为止。
醉排骨也是小时刻常吃的一道菜。奶奶做的醉排骨除了一如既往的偏咸之外,还分外酥脆,咬起来像是昔时盛行的炸鸡腿。她见我爱吃,也是经常做,一做一大年夜盘,经常吃不完,吃不完又拉着我叫我多吃点,说下顿再热就不脆不好吃了。我说你干嘛不多吃啊?她说怕火气大年夜,小孩子多吃点不要紧。
过年时刻奶奶做的醉排骨 吃了一半才想起来拍
后来高中卒业去外埠念书,一年回来两次,在家用饭的光阴少了,奶奶的身段也不如早年,于是厨房里的工作就垂垂轮给妈妈做。奶奶无意偶尔候想多做几个菜,我还冲她嚷嚷:“你坐在那边苏息啦!”
大年夜学时刻瘦,奶奶总感觉饭吃不饱,三天两头打电话过来说要多吃别省钱有空和同砚去外貌吃吃炒菜吃好一点事无巨细地交待,转头又和四海八荒的亲戚说小劼没器械吃太节省,弄得我很无奈。
有时她会提到六零年,生我爸的时刻真艰苦,却从不说太细。后来她念我没吃器械的时刻我就拗她:“又不是六零年,怎么会没器械吃?
我的醉排骨
后来到了厦门事情,主要饮食都在外貌办理。什么沙茶面姜母鸭牛肉羹漳浦肉丸石码五喷鼻永安沙县西北拉面加上各式快餐,吃的还算适应。有时不供应,火车站边上还有个福安菜馆可以解馋。(现在倒闭了…)
前岁尾搬了个家,三室一厅有厨房。合租的两个音乐人室友三不五时地总会做点饭做点菜,我有时也蹭点吃,作为男生来说,厨艺很可以了。
见贤思齐,我呢也开始进厨房鼓捣器械。不过,仅限于面食:拌面拌粉拌泡面,煮面煮粉煮泡面,不得明晰从福安网购几包牛肉丸,再下一碗牛肉丸面。
又搬了一次家,到现在的住处,连着吃了几天周围外送的黄焖鸡酸菜鱼,吃到生无可恋,想吃点其他的又都没有送。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恰恰厨房设备还算齐,就开始一边买点菜,一边学着做。
比如说牛肉丸,之前的肉泥就从福安买,然则汤头不大年夜对。福鼎式的清汤不爱吃,牛肉浓汤宝做的汤头太假,扔牛肉干煮呢味道太杂。照样牛骨头熬汤才对味。于是从天猫超市买了牛骨头,头天晚上浸掉落血水,第二天再焯完一遍,放净水里煮三四个小时,再用这个汤下牛肉丸。尝一口,嗯味道终于对了。
也是过年 在街上吃的牛肉丸
还有爱吃的白菜酸辣汤,特意微信上问了我妈。然后去买了白菜生姜虾米,照着步骤先放油炒白菜,炒差不多再放水一煮,加辣盐味精醋调调一下。尝一口,嗯差不多。
还有更多家常菜,就直接上网载了个下厨房软件,想吃什么搜什么,常常在灶台前面一手拿动手机一手拿着铲子,这样做的食品啊…时好时坏,但基础都还能吃。
有那么一天,就很想吃醉排骨。
醉排骨算闽菜,在省内,至少在福州或宁德的饭店里照样可以吃获得。上网一搜,也有四五个菜谱,大年夜同小异可以参考。有加十种喷鼻料的,也有加土豆一路煮的,总之便是排骨裹上地瓜粉拿去炸好,再淋上糖醋汁。不过我翻完这些菜谱,看着成品图片,都是外貌店里面做的那种外皮对照酥软的样子。
顺手百度了一张
干脆打电话问奶奶好了。
奶奶的做法就很简单:
“你要做醉排骨是不是?那我跟你讲一下怎么做,酱油一调羹,醋一调羹,糖一调羹,盐再加一点拿去调,你爱好吃辣,也可以加一点辣。然后蒜头拿差不多五六瓣,切了放进去。”
“然后排骨拿去油锅里面炸一下,炸到骨头露出来时刻就好。”
“不用加地瓜粉吗?”
“我做的时刻不用。”
那天我苏息,叫了几个同伙来家里用饭。做了恰恰他们先尝尝,验验毒。酱汁调好,没问题。排骨去掉落血水,没问题。参考网上的做法,用料酒和盐腌了一下,怕炸糊了,稍稍裹一点地瓜粉。
第一次做,事事小心,盐放得少,下油锅也不敢炸太久,一见变色就赶快捞上来,咬得动,就上桌。一伙人七点多还没吃到菜,不管生的熟的,很快就吃完了,说味道还不错。然则样子看起来不大年夜对。
过了一周,又一个苏息日,再买了点排骨,叫了同砚过来筹备试吃。一样调好糖醋汁,把排骨下油锅炸,这一次有了履历,就多放了点盐,在油锅里也开大年夜火,多炸了一会,真的垂垂看到骨头了。捞起来,晾一晾,淋上汁,再撒上白芝麻和葱,上桌。
同砚拿起筷子尝了一块,说:“好咸。”
奶奶的醉排骨,我知道我学会了。
写歌的七七八八
用食品做题材来写歌,还蛮常见的,此中大年夜部分都是说这道菜/这种食品有多好吃,比如《烧鸡同党我最爱好吃》《卖汤圆》《水煮鱼》;有的会往下发挥,延伸到人生百味,比如《苦瓜》《冰糖葫芦》;把菜谱写成歌的也有,比如庾澄庆的《蛋炒饭》,我很爱好的一首歌叫《客家小炒》,把客家炒肉唱得喷鼻飘四溢。
不过直到那天在网上听了《深夜食堂》的一首插曲《青椒肉丝》,简单如流水,美好如生活,一把吉他和很惬意的女声。大年夜半夜听着蛮冲动。就想我能这么写一首,关于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要写也很快,主歌便是用奶奶的配方和原话,副歌写这道菜的味道。入声做韵,照应一下格律,平铺直叙,初稿就有了。再用两天,把几个不大年夜确定的词和表达要领找我妈和几个福安同伙确认一下,找更好的表达要领。
曲子也简单,依着福安话的调枪弹了四个和弦,不停重复,简单编了前奏。再花两皇帝夜录了人声修音简单混一下,发出来试听版。清明后又听了大年夜家的意见,换了音色,仔细弹了一遍钢琴,发出来已经是十几天后。
迎接来尝尝。